我校师生赴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时间:2024-05-27 来源: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我校“民族团结一家亲 团结奋进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月22日下午,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李荷带队,组织各学院各民族学生骨干到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民族文化宫于1959年10月6日落成并对外开放,以为民族工作服务、为民族文化事业服务、为民族团结进步服务为宗旨,主要负责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成就,展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收藏、保护、研究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文物等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由国家民委主办,共展出精品文物古籍1500余件,分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等三个单元陈列。展览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展现了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对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性成就和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有了全面了解,深入理解了中华民族“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历史内在的紧密联系,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更加坚定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实现的根本保证的信念。
参观感悟
麦吾兰江·吐尔洪江 竞技体育学院2023级硕士生 维吾尔族 副年级长
在展览中,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不论是青铜器上的铭文还是古籍中的经典,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和不朽精神。这些文物古籍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让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将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冰杰 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生 回族 校研究生会干部
参观民族文化宫,既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领略了中华各民族共同谱写的辉煌历史。“大一统”单元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统一性,“大交融”单元体现了各民族情感上、文化上、经济上等多方面的融汇贯通,“大团结”单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伟大成就。通过参观,使我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充分意识到了作为中华儿女的使命和担当。
李敬元 中国武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 汉族 年级长
深刻体会到:第一,展品种类丰富,可以通过不同视角,欣赏每件展品,体会每件展品背后的文化。第二,展品是稀世珍宝,比如,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圣朝混一方舆胜览》、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鼓与琴等,中华民族传承的珍贵遗产,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第三,特色鲜明,展品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让观众更加清晰地体会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魏舟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2021级本科生 汉族 班长
走进展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从“大一统”展厅到“大交融”展厅再到“大团结”展厅,每一件文物古籍都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此次参观使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晶晶 艺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 满族 团支部书记
参观了民族文化宫,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各民族多样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使我对中国各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性深感震撼。展览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物、古籍版本、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艺术等,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了各民族独特的风俗和传统。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感受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孟依静 教育学院 2023级本科生 汉族 团支部书记
古籍展品是鲜活的,从器物到服饰,以它们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从华夷之辨到政治文化认同,再到大一统制度建立,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融合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要了解多民族发展的历史,各民族要同心奋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是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系列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开展好相关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讲好我校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价值基础,以实际行动使广大师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泛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