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介绍---21佤族
时间:2017-03-21 来源:作者:
一、概况:
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佤族先民系先秦时“百濮”的一支。
佤语属南亚语系高棉语族,1975年创制了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
佤族自称“阿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其居民多为两层小竹楼,室内陈设简单,最有特点的要数火塘。过去佤族人家里一般有三个火塘,一个专供祭祀,一个供人日常使用,另一个则用于煮牲畜饲料,规定不能混用,否则会触怒神灵,现在已逐渐合并成一个。
佤族崇拜自然,多神信仰,认为万物产生精灵,水有水精,山有山精,林有林精,火当然也有火精。在佤族人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和生物以及一切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有“灵魂”或“鬼神”。“鬼神”是汉译之意,佤族对“鬼”、“神”及“祖先”并不区分,是同一概念。他们认为“鬼神”主宰世界的一切,会给人们带来安危祸福,于是就对其加以崇拜。佤族人以谷子、小红米为主食,喜欢做鸡肉烂饭、鹌鹑肉汤和牛肉酸菜等佳肴。在村社活动和宗教祭祀时,也有专门负责分饭的老妇人。她们有声望,懂掌故,了解仪式规程,熟悉村社成员,分饭时能够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公平分配,外来客人还会受到特殊照顾。
二、服饰:
佤族男子一般用黑布包头,穿青布无领短衫和折腰大裆、宽而短的青布大脚裤,身背本地编织的青布花编织的青布花边挂包,包边饰以长穗,出门时要配长刀、持弩箭,以示英武。
佤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另一个鲜明标志,是颈、臂、腰、腿上都戴数个、数十个竹篾圈或藤圈。未成年女子,每增加一岁即加一脚圈,故有“欲知年龄数脚圈”之说。这种特征,是佤族竹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如今已演变成为色彩鲜艳的珠圈,成为纯粹的事物。